产业布局
形成五条产业廊道
大都市区产业形成核心+廊道的布局方式,即以大都市区核心区为核心,向外沿昌九、昌鹰、昌宜、昌赣、向莆形成五条产业廊道。
大都市区核心区为大都市区核心增长极,包括南昌市区、南昌县城、向塘、昌北等。重点发展金融商务、总部、服务外包、商贸物流、文化创意等服务经济和光电、航空、汽车、医药、材料等创新经济,实现产业动能转换。积极培育智能装备、互联网经济新业态、新型消费、创新创业等新经济增长点。
1、昌九产业廊道
依托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、云山经济开发区,形成南昌北面产业发展廊道。发挥现有有机硅等产业基础,利用靠近机场的区位条件,积极开展有机硅创业基地、产品研发中心和行业协会建设,增强有机硅产业关联度和配套能力。积极培育机电和新型材料产业。
2、昌鹰产业廊道
依托进贤工业园、东乡经济开发区等,形成南昌东面产业发展廊道。进贤县主要发展壮大医疗器械、钢结构以及文化产业集群;东乡县以轻工纺织、汽摩配件产业集群为重点;余干县则重点发展食品、能源及建材产业集群。
3、昌宜产业廊道
依托高安新世纪工业园、奉新工业园等,形成南昌西面产业发展廊道。高安以建筑陶瓷及材料、光电及新兴产业为重点;奉新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,适度发展林竹木加工、旅游产品制造等绿色轻工产业。
4、昌赣产业廊道
依托丰城高新区、城北经济技术开区等,形成南昌西南面产业发展廊道。丰城以资源循环、机械电子、精品陶瓷、新能源及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,樟树以中药、盐化工、食品酒业为重点。另外,依托省级园区建设返乡务工人员创业园和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区。
5、向莆产业廊道
依托金巢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昌抚合作示范区等,形成南昌东南面产业发展廊道。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、食品医药、金属加工新材料、新能源及纺织服装产业等工业以及商贸物流、电子商务、教育培训等服务业,积极打造成南昌及海西经济圈产业转移承接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