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“校车闷死幼儿”悲剧再现,是时候让“神技术”也发挥些作用了

  向技术要安全。

▲被闷死在校车的男童父母在涉事幼儿园门口讨说法。▲被闷死在校车的男童父母在涉事幼儿园门口讨说法。

  又见幼童被遗忘在校车上去世的悲剧。5月24日7时许,武汉的伍女士将4岁的儿子欣欣送上校车;下午4时许,她接到园方电话,欣欣死了。据报道,当天下午3点多,园方才发现被困车内近8小时、已人事不省的欣欣。欣欣经抢救无效死亡,园长及丈夫(兼职校车司机)已被刑拘。

  这起悲剧,让人痛心:研究显示,在密闭的车内,儿童体温的升高速度比成年人快3到5倍,当天武汉气温最高达30摄氏度,不堪想象,幼童欣欣去世前经受了怎样的痛苦?更令人心痛的是,这类“多看一眼就能避免”的悲剧已是屡屡发生,去年下半年河北半个月就曾出现4起,一时间引起广泛讨论。

  在预防孩子被遗忘在校车方面,我们其实不缺制度:《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》和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》,都让校车生产与管理上了新台阶。就像医生手术前后必须清点器械、纱布那样,幼儿园接送孩子也有着相应的制度:有随车照管人员,上下车前须清点孩子。可这些举措,仍难为类似悲剧画上句号。

▲被闷死在校车的男童欣欣生前照。▲被闷死在校车的男童欣欣生前照。

  拿这起悲剧来说,涉事学校压根不具备配备随车照管人员的条件。更何况,心理学上认为,人类的记忆有7大缺陷或“罪责”,第一位就是遗忘,其次是分心、空白、错认、暗示、偏颇和纠缠。就算制度和常识就摆在那,有些人也仍有可能遗忘在车内的孩子。

  鉴于此,重申配备随车照管人员制度和接送清点制度的刚性,很有必要。但光这还不够,考虑到幼儿被遗忘校车致死的悲剧仍难根除,或许还需要更多地借助技术力量,去提醒相关人员别因为忘性大而疏于制度落实。

  幼童因被遗忘在车内而去世,在国内外都不少见。针对这类常见的悲剧,国内外的科技界、汽车企业、教育和交管部门,都有投入到避免悲剧重演的技术攻关中。

▲欣欣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,让人痛惜。▲欣欣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,让人痛惜。

 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了车用警报器,大小不超过一个成年人的手掌,分为发射、接收装置两部分,其中发射部分可夹在儿童安全坐椅或座位的安全带上,接收部分则连接在汽车的车载故障诊断系统接口上。当发动机点火后,报警器提醒驾车人给孩子扣好坐椅安全带及胸夹;汽车熄火时则立即发出报警信号,提醒驾驶员检查孩子,不要把孩子遗忘在车里。

  更简单的是防遗忘装置(有的叫“防遗忘巡视按钮”),有些校车已将其作为标配安装在车厢尾端。正如当下私家车普遍都有车内出现异常则发出鸣叫的提醒装置,该装置的作用机理也如出一辙:在车辆熄火拔掉钥匙后,驾驶舱内自动发出“请巡视车厢”提示,司机或监护人只有到车尾将按钮按下才能消除提示。

  还有能实时显示车内成员状况及行车路线等信息的安芯系统,也可采用。

  在这些技术业已成熟的情况下,各地大可考虑将类似装置作为幼儿园校车标配。这或许会牵涉到成本的问题,但“再穷不能穷教育”,通过校车安全指标跟幼儿园办学资格挂钩、对乡村和贫困地区幼儿园校车进行补贴或统一安装等方式,这问题或可迎刃而解。

  “向技术要安全”,不等于说有了技术万事大吉,也不等于制度执行不重要,而是说要责任当头、多管齐下,尽一切可能补上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。

  希望幼儿被闷死在校车上的悲剧不再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