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江西油画与其肇始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,不仅油画创作队伍逐渐壮大,优秀作品层出不群,相关的社团组织也开始出现,并对油画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1980年代初,江西美协成立了江西油画研究会,有施绍辰负责,1986年3月,改研究会改组成为“江西油画学会”,推举马宏道、胡敬修、陈松茂为会长,胡敬修为常务会长,万昊为顾问。学会成立后,组织了一系列油画交流活动,颇见反响。1990年代中期之后,一批青年油画家开始走向艺术前台,他们更为关注油画本体造型语言和表现技巧,表现出了全新的面貌。1996年10月,以徐东林(1951-)、栾布(1956-)、马志明(1967-)、蔡鸣、尹洪(1962-)、汪辉(1964-)等为骨干的江西省美协青年油画艺术委员会成立,定期举办青年油画年展,学术研讨,成为江西油画走向全国的先行者。

第四阶段(2000-现今)新世纪以来
进入新千年之后,江西油画发展更为自由和活跃,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作者群体,以万昊、胡敬修、陈松茂等为代表的老一代油画家,开始呈现出特有的的创作风格和本体语言;以徐东林、栾布、张鉴瑞、蔡鸣等为首的中坚创作群体,在油画的技巧、思想、表现手法方面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;以罗坚(1962-)、马志明(1963-)、朱明弢(1969-)、严智龙(1970-)、封治国(1977-)等为首的一批青年画家在近年来的油画创作中屡有收获,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与此同时,又形成了以江西师范大学、南昌大学为主要阵营的两大油画学术团体及以“80油画社”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,呈现出多角度的发展趋势。此外,近年来,还有一些活跃在省外的赣籍油画艺术家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,如姜国芳(1951-)、白明(1965-)、张思永(1973-)、周松(1980-)等,都是当下非常有作为的艺术家。
江西深居内陆,近代以来,社会发展远输于江浙沿海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油画艺术的成长和发展,不过,近年来一批学养和功底相对扎实的江西油画家陆续登台露面,油画艺术从创作队伍、学术活动、受众、投资、收藏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,总结过去,瞻望将来,江西油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,前景十分可期。
注:本文参考了刘淳《中国油画史》、《江西省志·江西省文化艺术志》、李素馨《江西美苑评述》、《江西美术作品选(1992)》、万圣兴《余塞教授与他的油画禅画》、李洪华《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坚守与突围——江西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巡礼》、李晖《江西美术创作五十年》等著作和文章。本文还得到了封治国、张鉴瑞二位先生的悉心指导,特此感谢。(本文作者:云从龙 供稿:后街艺术)
查看评论(1)网友评论
发 表 登录|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