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察组肯定

  7月4日,南昌市一位政府官员陈宏(化名)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南昌市的做法,的确给督查组出了一道难题。此次国务院督查组,由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任组长。

  据一位知情者透露,当时,督查组经过多次讨论,最后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:如果该工程是“先上车、后买票”,未批先建是为了把生米做成熟饭,以此要挟国家,那就必须严禁;但如果审批流程都履行了,获得国家批复只是时间差问题,实际效果也确实不错,那么,这种灵活变通就值得肯定。

  虽然国务院督查组肯定了南昌市的这种做法,但是该事件被曝出后,还是引起了舆论褒贬不一的热议。有人说南昌市领导在遵守国家大原则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前提下,充分发挥自主权,敢冒被处分的风险,需要勇气和担当。

  南昌当地评论员戴庆锋认为,这个决策的合理性主要有3个方面:一是节约了投资成本,通过合并事项的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,避免了资金的浪费;第二是提升了社会效应;第三是对政府职能转变,尤其是简政放权方面有一定借鉴作用。

  不过他也认为,这种未批先建的决策毕竟违反了审批原则,不值得鼓励。还有几位受访者认为,这种行为破坏了制度,其恶劣后果甚于一切。

  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联系到了多位南昌市政府主要官员,力图更清晰地还原当时作出这个决策的过程。但是他们多表示毕竟有一个“未批先建”的事实,谈这件事情有些顾虑,不希望被过多关注。

  南昌市负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副市长刘建洋短信回复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称,正在陪市长郭安在外出差。

  南昌市政府一位市级领导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他们不想把审批部门再“将一军”了。“如果南昌地铁这个事件受到过度关注,势必会引起一些审批部门的不悦,毕竟我们以后还有很多项目需要他们批复。”

  “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,对大的方向把控好,在细节上又要灵活处理。要考虑到怎么给下面提供更有利于操作的自由空间。”陈宏说。

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。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(微信号:zuinancha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