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五一”小长假即将结束的时候,一篇名为“基层女公务员:月薪不到1500元,成天被‘使唤’”的采访报道在网上被大量转发,并引发网民的热议。在“仇官、仇富、仇警”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的“社会病”、由于媒体不恰当宣传和公知不断指责------基层干部被“污名化”的情况下,加上文章作者使用了一个网友称为“恶心”的标题,这篇文章会产生怎样社会效果、引起什么人的共鸣就不言而喻了。

  其实,通读这篇网络上的热文,只要对基层政府的工作稍有了解,就要知道文章的内容可信度不高,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在进入乡镇政府——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后,由于尚未实现角色转换、融入新的环境而产生失落感,继而出现焦虑、抑郁、彷徨、孤独的负面情绪,然后把这些负面情绪折射到周边的事物上,并通过那位博士的采访把这些负面情绪发泄出来。

  “隽儿”在采访中说错了或说了谎话吗?那倒不是,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她在恶劣的心境下对问题看法出现扭曲,对信息真假没有进行甄别,而是她说了什么和没有说什么,换句话说,她只说了真相的20%,还有80%的真相她没有说,人们仅凭她说的20%的真相去理解基层政府和乡村干部,出偏差是肯定的。

  毫无疑问,这是一篇非常糟糕的采访文章。正如有网友评论:“这女孩浮躁、武断,缺乏历练,记者没调查研究,乱写一气。”笔者认为,这种片面的、有失公允的采访报道,会让决策者和社会公众误读、误判基层形势,加剧社会的撕裂,严重挫伤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,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。

  当然,网上其实也不乏理性的声音,这让人感到些许的欣慰。笔者在此选几条让大家看看:

  浙江省杭州市网友“我是我呀的”:这个对话,看似很热人眼球,其实水分非常的大,本人就是乡镇机关工作人员,而且是20 出头就参加工作,至今已连续工作30年。现在新招的公务员,说实在的,在基层几乎不会干事,也只能帮领导打杂,写些文气冲天的马屁小报告而已,或者是打打电脑,输入信息,数据统计之类的事情。真正去农村直面群众,做好群众工作,他们还是幼儿园的孩子,根本不懂。群众想什么,干什么,需要什么,他们根本不理会;群众说方言他们听不懂,群众要办事,他们不知道引导,更不要说为群众服务,做群众的贴心人。每天玩弄着一个手机,连吃饭的时候也不离手;每个月的工资除了买衣服,买零食,看电影和交手机费网费,就没别的,有的自己拿工资了,还向父母要钱。我真担心,再过十年二十年,等到这代人主政的时候,会是啥样子。另外,1500元的月工资不知道是哪个省份的,反正浙江不是这个水平。另一位杭州市网友“倚杖听江声8”在该评论后回复:我10年参加工作,现在快满5年。回过头来看看,真的如您所说,当初什么都不懂,只会打杂。碰到棘手的事情,全是靠几个老同事扛过来的。非常感谢他们,手把手地带我。

  山西省大同市“css040 ”网友:她说的根本不具备普遍性,我一直在乡镇工作。我承认乡镇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成天啥事不干,但大部分还是好的,都能忠于自己的职责,尽自己最大努力,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。关于农民补助的事情,不能说没有,但很少很少,乡镇干部能很少接触到钱,而且即使接触到钱,但也都深知这些钱有红线,绝对不能碰。听了这个女的说的,她更像抱怨。绝不是理性反映情况和问题。更可恶这个博士生,完全哗众取宠。现在还想复制过年时博睛球的成功。但基层公务员苦是真的。

  作为一个“过来人”(曾做乡干部20多年),笔者很想对“隽儿”说几句:乡镇政府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好,但也一定不是看到的那么坏。刚参加工作调整心态最重要,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。套用几句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:正确看待社会,正确看待别人、正确看待自己;世界缺少的不是美,而是发现美的眼睛。不要以理想主义要求别人,以现实主义要求自己,只希望别人对自己好,不想想自己对别人付出了多少。一个叫“湄江戴子”网友对你的评论,话虽尖刻但良药苦口利于病:“一个好高骛远,对工作无激情,对岗位无激情,对农民有敌视心态的年轻人,即使有一天她成功逃离了她厌恶的地方也不可能走远”。希望你尽早走出心灵的泥潭。

  当然,这件事客观上也反映了一个问题,这就是如何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基层生活和农村工作。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考试进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。如何做好这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,如何通过“传帮带”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工作适应期,如何在政治上、生活上更多地关心这些大学生,使他们有归属感和体现自身价值等,这些问题值得各级党组织部门、人事部门研究、思考。今后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,让大学生们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