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的历史名人多如繁星,但是就悠久而言,澹台子应该为最。据清代陈宏绪《江城名迹记》,当年南昌不仅有澹台子墓,还有澹台子祠。而且澹台子墓的碑文可以和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、韩昌黎的《重修滕王阁记》、曾巩的《徐孺子祠记》媲美。
1926年《南昌市全图》明确标明澹台子陵墓的范围还比较大,东面和妇幼医院(今省妇幼保健院)毗邻。文化大革命以前,澹台子墓四周被房屋围着,面积大概不到篮球场的一半了,墓碑和墓旁的两根石柱还在,杂草丛生,人迹罕至。这里位于南昌二中校园之内,靠近学校食堂。现在,澹台墓的原址在多年前已经建成了教师宿舍,不过,在旁边的一小块空地上立着一块大石头,上面刻着“澹台灭明文化广场”。角落边横倒着一长条红石,是墓碑的基座。
复姓澹台,名为灭明,尊称为澹台子。是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。据说澹台子容貌丑陋,因为孔子以貌取人,所以南下巡游讲学。
当时的江西还属于楚国,被中原的文人雅士称为蛮荒之地。澹台灭明在钟陵山上讲学,传播儒家思想。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,因此澹台子声名远播,各个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。孔子听说了这件事,惭愧地说:“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”
澹台子在南昌的教化以及他的学术思想,对后来宋代的程朱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正因为如此,在宋明时期,南昌人乃至江西人对澹台子的敬仰达到了最高峰。钟陵山改为栖贤山,钟陵县改名为进贤县,南昌一城门命名进贤门。宋明时期,来到南昌的朝廷高官、地方官员、文人学者无不来澹台子墓拜谒,并且留下了许多文章和诗词。南宋高宗绍兴年间,转运副使程大昌在澹台子墓碑旁边建造澹台祠,祠堂匾额曰:“友教堂”。
澹台子逝世后,他的家乡以及他生活过的地方,都纷纷为之立墓祭祀。据说除了南昌现在还存有两处:山东费县、河南开封。据史学家考证,真正的澹台子墓应在南昌,因为宋代的漕使高过题写墓碑:“鲁澹合子羽之墓”,明代的知府范涞重修,清代的学使王思训立石碑,题为“先贤澹台子羽之墓”。祭祀不断,修葺不断,一直延续至上世纪六十年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