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元”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侧立的人形,头顶上有一根横线。“元”字的本义是“头顶”,后来由此引申出“第一的”意思。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“元宵”就是“第一个月圆之夜”。按照农历的推算,每月的十五日是月圆之日,因此,正月十五就称为“元宵节”,又称为“上元节”。

  依照百姓的传统说法,过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,所以元宵又是一个高潮。在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,大地回春的月圆之夜,天上明月高悬,地上彩灯万盏,人们观灯、猜灯谜、吃元宵合家团聚、其乐融融。

  据历史记载,元宵节起源于汉朝。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“平定吕氏之乱”而设立的。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。惠帝生性懦弱,优柔寡断,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。汉惠帝病死后,吕后独揽朝政,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。朝中老臣,刘氏宗室深感愤慨,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。吕后病死后,吕氏亲戚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。于是,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,共谋作乱之事,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。

 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,刘囊为保刘氏江山,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,陈平取得联系,设计解除了吕禄,“诸吕之乱”终于被彻底平定。平乱之后,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,称汉文帝。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,便把平息“诸吕之乱”的正月十五,定为与民同乐日,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,以示庆祝。从此,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——“闹元宵”。

  《西都杂记》中说:“西都京市街衢,有金吾晓暝传呼,以禁夜行。惟正月十五日夜,敕许金吾弛禁,前后各一日。”“金吾”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警察,平时是实行“宵禁”的,夜晚不允许人们在街上走路。但是在元宵节,皇帝敕令撤除宵禁三天,人们可以在街市上自由地欢乐,或许和西方国家的“狂欢节”相似。

  吃元宵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。这“元宵”实际上就是糯米汤圆(也称作汤团),因为是特指元宵节吃的,所以就特称作“元宵”了。民间传说,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。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日,楚昭王经过长江,见江面有漂浮物,是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。楚昭王请教孔子,孔子说“此浮萍果也,得之主复兴之兆”。其实,吃元宵是一种愿望的寄托。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,和和美美。“圆”又有“满”的意思,“满”又有年丰物阜、生活富裕的意思,因此,吃元宵又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。元宵的种类很多,主要是由糯米制成,或实心,或带馅。馅有豆沙、白糖、山楂等等,煮、煎、蒸、炸皆可。

  元宵节是晚上的节日,于是燃放烟花、观灯就成了最重要的活动。道教有“三元说”;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。主管上、中、下三元的分别为“天”、“地”、“人”官,天官喜乐,故上元节要燃灯。元宵节燃灯放火,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,唐时,对元宵节倍加重视;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。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《十五夜观灯》中描述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盛况"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”

  除了燃放烟花就是观灯了。灯彩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,一直沿袭至今。灯彩种类众多,格调各异,工巧优美,光彩熠熠。元宵之夜,各地都要举行彩灯展、花灯会。元宵的灯,有挂花灯、滚龙灯、迎轿灯、走马灯、宝莲灯、金龙戏珠灯、琉璃花灯、鸳鸯戏莲灯等等。孩们纷纷提着灯笼,四处游走玩耍。元宵之夜还有诸如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、猜灯谜等许多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。

  最激动人心的活动莫过于耍龙灯了,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。中华民族崇尚龙,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,并且自称为龙的传人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说:"龙,其形有九:身似蛇,脸似马,角似鹿,眼似兔,耳似牛,腹似蜃,鳞似鲤,爪似鹰,掌似虎是也。"在古人的心目中,龙具有呼风唤雨、消灾除疫的功能,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,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,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,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。

  宋代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记载:元宵之夜,人们“以草缚成龙,用青幕遮草上,密置灯烛万盏,望之蜿蜒,如双龙飞走之状。”龙灯也称“火龙”,因为龙身之中点燃着许多灯,红光从龙身中映射出来。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、龙身、龙尾,上面糊纸,再画上色彩。龙身有许多节。节数可多可少,但必须是单数。每节中点燃蜡烛,或者是用桐油、棉纱或灯草做成的“油捻”。这种油捻燃烧时间很持久,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,始终不会熄灭。有的地方闹元宵,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,队伍长达二三华里。每条龙灯还伴有众多锣鼓助威,声闻十里,甚为壮观。

  外国有“情人节”,因此有些人提出中国也要有“情人节”,并且建议把中国的“情人节”定在农历的“七月七日”。其实,中国古代已经有“情人节”,就是“元宵之夜”。古代的时候,少女们都是“养在深闺无人识”,足不出户,更不要说是晚上出来了。但是,元宵之夜是全民的狂欢之夜,一年之中少女们只有在这几天才能够结伴夜游。李清照写道:“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燃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”于是,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天赐良机,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,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。

  古代诗词中就有不少描写青年男女约会于元宵之夜的情景。例如欧阳修《生查子》中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书;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辛弃疾《青玉案》写道:“众里寻它千百度,暮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

  从南宋开始,元宵节又增加了“猜灯谜”(又叫“打灯谜”)的活动。人们把写着谜语的纸条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,供游人竞猜。猜中者可以获得奖励,于是给元宵节又增添了不少乐趣。清代之初的柴桑在《燕京杂记》中记载:“上元设灯谜,猜中以物酬之,俗谓‘打灯虎’。谜语甚典博。上自经文,下至词曲,非学问渊深者弗中。”康熙年间的刘廷玑在《在园杂记》中描写更详细:“灯谜本游戏小道,不过适兴而成。京师、淮、扬于上元灯蓬,用纸条预先写成,悬一纸糊长棚,上粘各种。每格必备,名曰灯社。聚观多人,名曰‘打灯虎’。凡难猜之格,其条下亦书打得者赠某物,如笔、墨、息香、白扇之类。”随手举两例遣兴:一、谜面“掠”,打《西厢记》中名句;二、“禽”,打《西厢记》中名句。一的谜底是“半推半就”;二的谜底是“会少离多”。

  最后记录一段明代刘士骥的《元宵行》,让我们看看古代元宵之夜的盛况:“长安城头明月吐,长安城里喧萧鼓,正是太平全盛时,共欣佳节逢三五。三五良辰春色浓,金吾不禁九关通。……狭路肩摩人似蚁,交衢毂击马如龙。肩摩毂击争驰骤,一天烟雾沾双袖。梵宇鲸钟响未残,酒垆鸳盏香初透。此日嬉游卸玉鞍,此时谈话催银漏。谈笑嬉游乐事频,千门儿女闹芳辰。…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