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下的饭局多如牛毛,中国特色,无论逢年过节、添丁进口,还是交朋会友、生意往来,都要在饭桌旁团团坐定,下箸举杯,方能相谈甚欢。网上总结出不少有关饭局的段子,有的说:“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,提前半天告诉你是让你去作陪的,上菜了才请你你是去凑数的。” 还有的说:“一周一饭局是正常人,一天一饭局是大红人,一天三饭局是交际花,一天N饭局是端盘子的。”听者无不会心一笑,有谁不曾为饭局所苦?

  《金瓶梅》时代的饭局“人人动嘴,个个低头。遮天映日,犹如蝗蚋一齐来;挤眼掇肩,好似饿牢才打出。这个抢风膀臂,如经年未见酒和肴;那个连三筷子,成岁不经筵与席。一个汗流满面,却似与鸡骨秃有冤仇;一个油抹唇边,把猪毛皮连唾咽。吃片时,杯盘狼藉;啖顷刻,箸子纵横。这个称为食王元帅,那个号作净盘将军。酒壶番晒又重斟,盘馔已无还去探。正是:珍羞百味片时休,果然都送入五脏庙。”吃得热热闹闹、有滋有味,重点在“吃”,估计饭毕每个人都得捧着肚子打着饱嗝出门。而我们惯常的饭局还未开席先得排座次,叙了尊卑长幼之后好不容易坐下,一齐举杯后赶紧吃两筷子菜,铺排好满肚子的词汇以备即将到来的敬酒以及被敬酒。酒过三巡,腹内仍是空空,只有酒精似火烧。努力端正好微感晕眩的身体,终于听到了上座可以终席的指令,心中一喜,烦恼又来:谁人买单?

  公款吃喝自是没有此番争议,甚至于席中下首单设一陪席,俗称“买单人”。大约在菜品上齐,大家仍未停筷之时,此人悄悄闪出门外,找服务员私语买单之事,不多时即举着长长的账单进门,示意上座已结账完毕。上座会意地清清嗓子,举杯致谢,酒席方告结束。私人聚会的情况就比较微妙了,上个月我就被好友一通数落,原因是几个朋友聚会,结账时没有看到我抢着付账。我郁闷地答曰,不是我有心吝啬,而是席间我恰巧去了趟洗手间。回来时立于席边,正想请一位朋友起身好让我坐回原位,却看到另两位朋友各自手执百元大钞争得面红耳赤,其中一位用手臂格挡了另一位的手臂,直接把钱塞给了等候在旁的服务员。我将实情相告,好友还是不能谅解,说,抢不抢着买单是态度问题,直接可以看出你为人是否真诚;能否成功付账还在次要,重要的是你首先要具备舍我其谁的勇气。何况,谁让你席间去上厕所的?借故上厕所或接手机都是抢单的大忌,甚至可以体现你是否油头滑脑耍小聪明!

  我讷讷称是,并连连保证以后绝不犯这种令亲者痛、仇者快的低级错误,一定奋不顾身,保证抢单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,以此证明我实在是一个够朋友、讲义气的大女人。心中却恍然大悟,怪不得常常深夜路过酒店门口,看到几个汉子面红耳赤地扭在一起,不停地互相推搡,却完全不出杀招,嘴里还你来我往地大声嚷嚷。酒店服务员好脾气地侍立一旁,既不出声也不劝架,只是捧着账单静静候着。原来他们这阵仗不是在斗殴,而是要抢着付了钱才算体面!

  于是我的眼前幻化出这样的场面:席毕,大家优雅地用纸巾擦去嘴角的菜汁残酒,立起身来,互相作揖,轻声道出“承让!”各自从皮夹里掏出几张艳红的百元大钞捏于指间。忽然风起,桌上残羹冷炙簌簌作响,一人使出“亢龙有悔”,招式刚猛,另一人缓使太极,无招胜有招。冷不防左边闪出一人,使“一阳指”点中几位的穴道,哈哈大笑着稳步走到服务员面前,却目瞪口呆地看着又一人一招“凌波微步”早已将手中钞票交给服务员,含蓄的笑容中透露出掩饰不了的得意。服务员击掌赞叹:“好好,几位乃真汉子也!弘扬国粹,匹夫有责!本店有‘国粹优惠价’,以诸位的身手,给您打个八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