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很多南昌人仍然把消防车叫作“救火龙”。那个时候的消防车很原始,似乎就是一辆卡车加装一个大大的水箱,接出几卷长长的帆布水管,车身漆成红色。车身两旁挂着一些火钩和铁桶,两边的台阶上站着救火队员,最前面的一个人拼命地摇响悬挂在车头的铜铃,“叮当”“叮当”的铃声警示车辆行人让路。

  几十年前,南昌城里普遍是砖木结构的低矮的民房,一栋连一栋,家家户户紧紧相接。一家失火,百邻遭殃。虽然每天入夜的时候,都有人敲着锣呼喊:“小心火烛啊”,但还是时常发生火灾。引用一段《西湖区志》关于当年重大火灾的记载:1947年9月29日,延续14条街巷,烧毁474栋房屋,895户、3831人受灾;1948年10月3日,延续13条街巷,烧毁245栋房屋;1949年10月29日,烧毁房屋183间,213户、1327人受灾;1950年9月9日,延续6条街巷,烧毁235栋房屋,331户、958人受灾。因此,“救火龙”成了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。

  消防一词出现得很晚,大约是在上世纪之初从日本传过来的。从字义来看,应该是消灭(扑灭)火灾、预防火灾。古代把扑灭火灾预防火灾叫作“火政”。

  古时候扑灭火灾的方法极为简单,基本上只有提着水桶、端着水盆,竭力地浇水而已。水,既浇不高也浇不远,所以扑火的能力很差。

  救火龙出现在清朝中期,其原理就像我们小时候射水玩的唧筒。锯一节竹子,一头有节,在节的正中钻一个小孔。一头无节,可以装水。再用一根长于竹筒的木棍,在一头一圈又一圈地缠紧布条,使之形成和竹筒内圆一样大小的活塞。竹筒装满水后,再把活塞挤进竹筒,竹筒里的水便从另一端竹节的小孔中激射出来。说白了,就像护士打针用的注射器。

  救火龙是用一个很大的铁桶装水,据说可以装十多担水。一根十来米长的帆布水管一端和铁桶的底部相通连接,另一端和铸铜的射水管连接。铁桶上方是活塞,灭火时由几个壮汉握住杠杆往下挤压。压力越大,水射得越远越高。装水的铁桶安放在板车上,可以便捷地运送到火灾现场。因为帆布水管很长,又能随意弯曲,所以老百姓就称之为“救火龙”了。

  据有关资料记载,救火龙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。解放以后,消防车才渐渐地多起来,但是,南昌的老百姓还是习惯把它们叫作救火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