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新食肆开张的消息在身边的朋友间来回传播,他们兴致勃勃地一次次相约前往,带回来具有更多细节的讯息:海归的青年男子留着一把大胡子,咖啡拉花做得一流;可爱的萌妹子亲手烘焙,加入榴莲作为原料使她的蛋糕异香扑鼻;一位阿姨研制出独特的奶茶配方,做出的奶茶丝滑不甜腻;自称18岁的帅哥专门售卖比脸还大的鸡排,墙上赫然张贴着他的愿望“赚钱买房、娶老板娘”。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小店,不仅让人对他们制作的食物悠然神往,更加对做食物的人本身产生了无上兴趣。而他们的店,统统开设在二楼。

  有的二楼位于老城区中心地带。寸土寸金的商业街,早已建立了通行多年的经营规律。老店屹立多年,占据了最好的临街店面。即使招牌上有几个字被风吹日晒得缺了笔画,老板也懒怠去修补——这么多年熟客来店里的路都走顺了,念头一起,脚自然会把他们往这儿带,谁还会仰头看一眼招牌?新开的小店就斜插在老店的右上角,借了临街一爿铺面的楼梯,做了简单的标识引领食客拾级而上。店堂里不甚亮堂,窗外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地铁建设工地,一种日新月异的时代感顿时扑面而来。菜品很简单,不过几种店主拿手的饮品小吃,但因着选料讲究、手艺精湛,自然吸引来很多城中善食之人。店主也不趁胜追击,一天定量数份。售完只好道一声抱歉,自顾自地去侍弄花草,绝不苦累着自己。这样的小店开设之初往往由于老板的一时之兴,但也零星地在繁华的老城区蔓延开来。坚固的商业壁垒被打破,一成不变的街上慢慢多出了好些有意思的去处。只不过要发现它们的话,需要稍稍抬起眼眸,望向长期被忽略的二楼。

  更多的新式小店聚集在城中新兴的大型综合体商场。这种商场吃喝玩乐无所不包,提供所有令人感到愉悦的消费方式,吞噬掉好多人的完整周末。知名的大型连锁餐饮总是占据了一整层商场的空间,不舍昼夜地烹制规范化的美食。出出进进的人们面孔涨成兴奋的潮红,凸起的肚腹显示出十分的满足。这些小店见缝插针地开在大店之间的缝隙里,或是干脆开在商场外围的商业街上。入夜后,灯火辉煌的大商场外,小店们也在商业街上次第亮起了灯。许是因为租金更加低廉的原因,它们集中在人流相对稀少的二楼。

  信步走入一家,从别致的装潢能看出店主不俗的生活情趣,店内的陈设也颇具心思,叫人想要坐定来细细玩味。店主并不刻意殷勤招呼,只是从容递上菜单,眼睛里盛满了诚恳,等待你的选择。微博推广、微信宣传、团购活动……他们并不甘于寂寞,善于利用娴熟掌握的一切新媒体工具推广自己和自己的小店。独创或是加盟国内热门的小吃连锁品牌,他们费尽心思,想要博得食客的青睐。年轻人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,欢笑着拿出手机四下拍照。除了吃饭本身,食客们更把这次到访当做一次有趣的游历。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迅速流传,更多的人会知道这些位于二楼的小店,并不辞劳苦地专程赶来。夜深了,老板并不急于打烊,给还在店堂一角喁喁低语的一对闺蜜递上两杯柠檬水,转身走出店门,倚在二楼的栏杆边,出神地望着对面通体透亮的大商场。他点燃了一支烟,烟圈缓缓飘散在渐冷的秋风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