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
我只有把对祖父的怀念,寄寓在《三国》之中。每当捧读《三国演义》,我知道,我所阅读的,不仅仅是千年前的英雄传奇,也是我祖父的苍凉一生。
而那套几乎陪伴了祖父终生的《三国演义》,至今已经残缺不全了,就像祖父整个的人生,已经不复完整。
祖父临死前一年念叨得最多的就是他曾经花了他三个半银元买下的《三国演义》。他多次痛恨自己的轻率,把它借给了邻村一个并无多少诚信的人。祖父借给他的时候,还多少留了个心眼,留下了六卷,原本是做好分两次出借的意思。但那个人一直没有还给祖父。并且,自从把《三国》借走了之后,这个人再也没有在祖父眼前出现过。也许那个借书的人压根就忘了他还书的承诺。对他来说,不过几本破书而已,还不还算不得多大的事儿。是啊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乡村,哪里再找得到像祖父那样热爱《三国》的人呢?
祖父只有日日催促我的父亲和叔叔,要他们去向那个借书的人家里专门索回。可是我的父辈们早已厌烦了这个老头的啰嗦和暴躁。对他们来说,他们已经受够了。他们压根没有按照祖父的意思去做过。也许他们诚心不想让祖父得逞。而在中风之后,祖父无力的双腿再也迈不出自己家的门槛了。
祖父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遗嘱。他死去多年后,祖母偶尔梦见他,也是彼此间形同陌路。我想他早已经厌烦了这个世界。他已经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。而对他年轻时买下的《三国》的牵挂,可能就是他最后的心愿了。
几年前,我在老家的柜子里翻到了那剩下的六本《三国演义》。那是极老的版本,全图绣像竖版繁体印刷,每个页码都标有“大上海书局藏版”字样。金圣叹眉批,茂苑毛宗冈序始氏评。每一本经过时间的浸淫濡染都成了酱色。许多页码破损程度不一。一些页码还保留了祖父当年的折痕。揭开有簌簌的脆响。
——我双手捧着这六本《三国》,就像捧着一件圣器,一件传世的珍宝。我知道,那是祖父曾经日日诵读的经书,也应该是我们在磨砺中分蘖的整个家族的见证。他珍藏了祖父的呼吸与心跳,脾性与温度,人格与信念,遗恨屈辱和离合悲欢。如果我相信人的精神不死,那祖父的英灵,就常驻在这《三国》之中。
曾经几次差点梦见祖父。我看到了他的背影,他头戴礼帽,手成文明棍,身体依然魁梧彪悍,正向前疾步行走,正是我少年见到的模样。我在梦里拼命喊他,也许是梦里的风太大,他总不肯转身,让我一睹他往日的容貌。我的喊叫声越发凌厉,仿佛裂帛,可祖父越走越远,转瞬不见。在梦里我绝望地哭了。醒来,满脸全是泪水。半夜里我索性披衣坐起,任凭泪水在黑暗中横流。
今夜,我又想起我的祖父了。我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翻开六本残本《三国》,以此感应祖父的魂魄,在字里行间寻找他辗转的轨迹——
祖父。我轻轻地唤了一声。我顿时听见了我的血脉中传来巨大的回应声。
查看评论(0)网友评论
发 表 登录|注册